森林病虫害防治:科学精准施策 防控不留死角 为森林筑牢健康屏障

时间:2024-05-13 来源:长白山v

作为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之一,长白山在1979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素有“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之称,今年更是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近年来,这里的守护者们始终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保护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其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虽名不见经传,但在新时代生态保护工作中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今天的节目就让我们走近保护中心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科,一同了解他们的工作。

图片
在保护中心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科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检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专业操作,记者借助显微镜成像看到了这个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森林杀手”。
据介绍,这个显微镜下的小东西正是线虫的一种。而现在威胁最大的“松材线虫”具有适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树木致死率高、防治困难等特点,针对它的防控要以防为主。根据有关规定,涉及跨区域调运的松木制品需向调出地和调入地的林业主管部门报备,经检疫取得植物检疫证书方可使用,林业主管部门接到报备后,连同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处到现场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样。今年,我区锚定了“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一重要目标,随着项目建设的如火如荼,从外地购进的松木材料和制品也随之增多,这也给检疫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
图片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检疫工作开展初期,由于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的匮乏,导致检疫工作迟缓,这也给涉木企业及个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线虫的种类有很多种,其中松材线虫对于松木居多的长白山林区,危害最为致命,可直接导致树木大面积枯死。为此,从2021年开始,长白山保护区实行禁止一切松木制品进入的严格管理措施,对其他木制产品必须经过植物检疫部门复检合格后方可入区使用。与此同时,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科还承担着落叶松毛虫、云杉八齿小蠹、美国白蛾等多种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以及三个经济区的木制产品检测化验工作。2021年至2023年,累计核查枯黄枯死松树卫星点位7556个,取样检测2693批次。
图片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我区整体生态保护工作进步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我区生态保护工作逐步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蜕变,在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宣教、生态修复、森林防火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未来,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将以长白山加入世界地质公园行列为契机,继续强化基础、拓展技能、创新工作,在生态保护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图片

者:
责编刘恒瑞
审核:于博
监制:金明官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