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学热”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悄悄兴起,各种各样的“国学教育”“国学研习社”等等主题的教学活动得到了家长的青睐,不难看出,国学已经在孩子的教育当中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父母通过让孩子学习古诗词、经典著作、传统文化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品行,同时让孩子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
历史流淌着的五千年华夏文明,是经久不衰的精神瑰宝,在古香古色的文字描写中展现了纯正的国学风韵,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辉煌。本期就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国学课堂,一起了解国学,走进国学,感受国学的魅力!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
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国家之学,也是国人之学。近些年谈国学的人,一谈国学就说儒家之学,以为除了儒学就没有国学,或是认为,只有儒学才是真正的国学,其实不是。
从历史来说,国学不能局限于儒家之学,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儒学只是与道、墨、法等诸家相并列之一家学说而已。
古代中国的国家观念是不断变化的,但无论怎么变化,都可以称之为中国或华夏。也就是说,国学应当是中国或华夏历朝历代学术文化之总称,而不是指某一个学派。
《怿明国学微课堂》
简介:《国学微课堂》选择的都是最经典文本,配以最新解读,用最新颖的眼光解析历久弥新的文化精华。突破传统国学教育局限,本书在收入蒙学和儒家经典的基础上,广泛选取诸子百家、历史名著、经典文学、诗词诵读等读本。
卧冰求鲤
悬梁刺股
大禹治水
后羿代夏禹与少康中兴
周公东征
周王朝名存实亡 各列强渐称英豪
春秋局面已定 霸主基本形成
……
(识别二维码听书)